回首頁  |  服務信箱  |  搜尋: |  English Version  
 
 帳號
 密碼
 _
 
版本:2.3.10
 
瀏覽人數:00004928
HOME > 好書介紹 > 好書內容
建築網訊第55號
瀏覽人次:2407次


代理發行

代理發行: 建築攝取網 Archi Net/< 建築電子報 > 本期發行數:8455
 
焦點訊息
焦點訊息

*─────歡迎各界委刊轉發活動訊息─────*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會務報導

〔主辦活動〕「世界規劃院校大會」

洲規劃院校聯合會(APSA)、美洲規劃院校聯合會(ACSP)、歐洲規劃院校聯合會(AESOP)、澳洲規劃院校聯合會(ANZAP)將於2001年7月11-15日,在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聯合舉辦世界規劃院校大會。
>城市與區域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城市管理與公共政策
大會的主題是【21世紀的城市規劃:機遇與挑戰】經過各洲的推薦和以往的經驗,確立了以下的專題: >居住與社區發展 >性別、種族與文化多元主義
>城市空間結構與社會隔離 >信息化與城市發展
>規劃信息技術應用 >城市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論文提交: >環境規劃的公共參與 >規劃理論與歷史
會議提交論文摘要和分組的最後期限是2001年1月1日。論文摘要應當不超過250個英文單詞,可通過信件、傳真或電子郵件傳送至籌備委員會。該委員會名單由籌備指導委員會提供。在得到籌備委員會確認後由當地組織委員會在2001年3月15日前發交邀請函。 >城市土地使用規劃 >城市設計與物質形態
>城市交通與基礎設施規劃 >風景旅遊規劃
>規劃教育  
   
   
⊙詳細訊息: http://www.caup-tongji.org/wpsc2001c/index.htm
⊙預告: 本會將組團參加,並與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建築研究所,舉辦學術交流及進修座談會,請密切注意本會訊息。

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陸金雄 ▲ TOP


主辦活動〕邁向21世紀永續建築環境 國際研討會專題報導

時間:89年12月6-7日
地點:台大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
主辦: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協辦:教育部/建研所/祐生研究基金會/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
 

全球環境建築憲章全文  王昭仁翻譯

為求認知現今全球環境議題與建築的關係,

我們主張透過下列五個日本建築組織,制定「全球環境建築憲章」,並宣告要共同實現一個永續循環的社會。

June 1’st, 2000

日本建築學會
日本建築師與建築工程協會聯盟
日本建築廠商協會
日本建築師協會
建設協會


十世紀編織了可怕的物質文明和遍佈全球快速的都市化發展,包括日本在內。這些帶給我們便利舒適的生活,也將人類定位在自然界的核心部分。然而不幸地,最後的結果卻已是多種全球問題的顯現,諸如全球的暖化現象、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自然資源的過度使用以及浪費的累積等等。這些問題預視了全球環境,也就是所有生物生存之基本面的惡兆。而顯而易見的是,建築活動是導致這些現象的重要角色。
在這方面,藉由在維持人類健康與安全的前提下保護全球環境,我們現在理解到永續社會的急迫性。建築自身並非自我定義的,而必須著眼於其地域涵構,也就是全球環境。因此,我們以21世紀的基本方針作出宣告,我們將與懷憂的您共同合作,致力以下列幾個主旨來創造建築。
<長壽>
建築應被規劃、設計、建造、操作並保存為長效性的社會資產,其生命將跨越我們幾個世代。
<共存>
建築應建置出與自然環境調和,並與地球萬物共存的社會環境。
<能源保育>
建築終其一生應將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並且要對自然與未使用過的能源作最大的運用。
<資源保育與循環>
建築應納入可回收、可再生和最低環境負荷之材料使用的範疇,並在其生命週期中將自然資源的浪費降到最低。
<子嗣承續>
建築應被視為文化的一部分、尊重當地的歷史和自明性、關乎場所特質,並繼續成為後代子孫的安穩搖籃。 ▲ TOP

〔主辦活動〕日本建築學會「建築賞」作品觀摩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日本建築學會合辦
預定出發日期:九十年三月三十日至四月四日
      
姓   名 中文 電話:
英文 傳真:
服務單位
職   稱
中文
英文
身分證字號   性別:□男 女□
住   址  

回函傳真:建築學會  洪小姐 FAX:02-27292653
——請填寫上表寄回或傳真至本會chiairoc@ms21.hinet.net

如有疑問請電  建築學會  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陸金雄  TEL:26572349▲ TOP

〔主辦活動〕第四屆建築生產及管理技術研討會
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四)雲林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
主辦: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中華民國建築學會、雲林科技大學
協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祐生研究基金會、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中華民國建築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灣省建築師公會及台北市連絡處、台北市建築師公會、高雄市建築師公會
本研討會配合建築工程自動化與建築生產合理化之推動,鼓勵研究發表與交流,關注建築生產之相關議題,深入探討居住環境課題,用為研究與實務之指針。
<歡迎訂購>  ~論文集(全1冊)~
前屆論文集尚有少量存書  -89年12月31日前特價-
2000 第四屆論文集(全1冊)定價500元,特價400元
1999 第三屆論文集(全1冊)定價500元,特價450元
1998 第二屆論文集(全1冊)定價300元,特價270元
1997 第一屆論文集(全1冊)定價200元,特價180元(加印本)
洽購電話:(04)251-8271 或 (06)229-2719
論文發表:
編號 篇名 發表者
A-01 集合住宅社區經營管理事宜規模型態與潛在議題的探討 陳覺惠、余佩瑛
A-02 社區俱樂部規劃與使用模式、社區意識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中庭集合住宅為例 商聖宜、聶志高、曾國維
A-03 台灣現今「和室空間」之型態與意義 劉秋琴
A-04 海峽兩岸建築工程監督制度之比較研究 蘇毓德
A-05 921地震集合住宅室內空間受災狀況之研究(一)-以室內隔間及裝修材之安全性為例 聶志高、李宗翰、李美英、趙雅玲
A-06 921地震集合住宅室內空間受災狀況之研究(一)-以家具、家電之安全性為例 李美英、李宗翰、聶志高
A-07 災後室內隔間牆易損性之探討 王立信
A-08 921震災後建築物補強技術之探討-以台中區為例 鄭棋翰、沈心怡、黃漢泉、曾亮
A-09 台北捷運工程系統廠、站建築聯合開發管理之研究 黃金田、黃榮堯、黃奕成、莊建忠
A-10 住宅建築配置自動化系統之研究 何友鋒、余志傑
B-01 高科技工業區共同管道設施之風險管理研究 余文德、鄭奕孟、王世昶、吳卓夫
B-02 高科技工業區共同管道設施之維護管理研究 鄭奕孟、余文德、王世昶、吳卓夫
B-03 多屬性承包商評選模式之研究 潘乃欣、李曉貞、陳維東
B-04 營建工程多目標發包決策最適化模式之研究-以自我學習神經網路混合鄰近搜索演算法 楊秉滄、呂淑鈴
B-05 多目標營建物料配置最適化模式之研究-以自我學習神經網路 楊秉滄、呂淑鈴
B-06 具非線性運輸成本之資源受限土方調配問題之研究-以類神經網路 楊秉滄、呂淑鈴
B-07 應用價值工程技術評選建築工程之開挖工法 陳維東、張老對、陳晉堂
B-09 學習曲線於營建業線性作業排程及資源配置應用之研究 黃榮堯、葉政賢
B-10 電子商務於營建業分包選商模式之應用 曾惠斌、林保宏
C-01 建築工程鋼骨結構作業合理化之研究 吳振賢、林圖祥
C-02 清質混凝土配比程式設計之初步探討 王世昶、吳振賢
C-03 提昇建築噴將作業生產力策略之研究 吳振賢、賴國峰
C-04 提昇MANTO系統模板生產力之研究 吳振賢、王世昶
C-05 重複施工單元之電腦排程規劃 孫國勛、黃榮堯
C-06 「五營」的境域觀念:以台南府城聯境為例 賴孟鈴、邱上嘉
C-07 後壁鄉菁寮村街屋空間之研究(一)-以立面形式為例 李宗翰、曾國維、聶志高、粘清昆

 
▲ TOP

廣告

建築學會會刊 >與建築網訊 >是您與學會間最親密的橋樑

<建築學會會刊 >建築網訊 >徵廣告

<建築學會會刊 >建築網訊 >徵稿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論壇廣場

【編輯室報告:關於強烈的發表慾】
>會刊與建築網訊發行現況
第15屆會員大會召開以來,經過各委員會的戮力經營,<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49期總算踏穩腳步向前邁開,約發行兩千五百份左右。主要內容架構包括了「會務報導」、「會員園地」、「建築活動紀事」與「建築超文本專題報告」等。
<建‧築‧網‧訊>也在逐期地改善中,除了賡續更新最新的訊息,在目前普遍頻寬不足的狀況下,嘗試加入有助於導讀的各種圖片與版面設計。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的網頁也將從今年開始精采上線,特色是論壇廣場的建立與各種文字與設計作品發表。總之,學會將會是個具有國際視野的建築超文本烏托邦,期待你我共同尋找與經營。

>論壇廣場的設置
本期會刊除了匯集<建‧築‧網‧訊>第050、051、052、053號的內容為基礎,將原本就該更精心呈現的會員園地部分內容獨立出來,以「焦點活動」的標題清晰深入地報導本會舉辦的各種活動。並開闢了「論壇廣場」,顧廣場之名可以看出學會的用意,就是要將這個篇幅完全開放給所有熱愛建築的你我,而設立論壇的嚐試則是學會所必然秉持建築學術的用心,雖然“建築學術”乍聽之下有點慎重其事,但事實上您只要稍稍留心,就可發現有諸多建築界的現象(phenomena)是值得著墨的,而這些現象本身常常就會是一個好“建築學術”研究的重要開端,所以編輯室一開始並不侷限投稿的範疇與體例,就像本期關於遠東建築競圖報導的〔時事評論〕與文化大學和交通大學的〔學府新訊〕,便是關於「論壇廣場」也是關於滿足您發表慾望的輕鬆示範。
我們認為論壇廣場是個重要的想法,採納的稿件會在學會的網頁與<建‧築‧網‧訊>先行電子出版,匯集兩個月的內容之後才在會刊上發行,甚至我們會一段時間後將相關的資料進行彙整,推出一系列的優質出版計畫。
 

>徵稿辦法
一、引言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為建立起學會與會員(乃至社會大眾)間有效的聯繫,並陸續將學會的出版品,<建築網訊>與<建築學會會刊>耕耘成建築的發表園地,學會編輯部將於網訊與會刊中增加更多投稿篇幅(例如論壇廣場與各種廣告發表),以期望不只提供給學會會員,甚至是喜愛建築的社會大眾一個有效的發表空間。
二、投稿主題
不論是學術研究、學生或專業設計者的設計作品、各類犀利批判的時事評論、抒發情懷的建築散文,甚至是自己公司的廣為宣傳都不限定。
三、投稿方法
1.大力歡迎您郵寄到: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出版委員會110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96號9樓
2.以附加各式電子檔案的電子郵件寄到:
chiairoc@ms21.hinet.netgenerate@ms29.hinet.net
四、稿件處理
本會收到各種建築相關的投稿後,經過相關委員會的評審之後,我們會以電子郵件或信件通知處理情形(擬不予退件),預定會在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的網頁(http://www.airoc.org.tw)和各期的<建築網訊>(http://news.airoc.org.tw)先行電子出版,然後集結兩個月份的內容後再刊登於<建築學會會刊>,雖然目前並無稿酬且刊登廣告也不需付費,但學會深切期待這塊共同屬於你我的建築園地,經過我們的珍惜與耕耘因此能繁茂成長。▲ TOP


〔論壇廣場〕遠東數位建築台灣得獎者介紹  沈國健/撰稿

簡歷
國健就讀於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目前正參與新竹數位城市藝術中心(Digital City Art Center)規劃案(Peter Eisenman建築師事務所+交大建築研究所),曾參與200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工作團隊(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交大建築研究所),並曾應邀參加日本第23回學生建築設計優秀作品展(Exhibition of architecture students design work-work of top students)及第6回CAAD教育之現場展,譯有Peter Eisenman近作<Diagram Diaries>,預定於2001年出版。

獲獎心得
從80年代個人電腦的出現,帶來一連串資訊革命,我們這一代的求學過程也正經歷了這一時期,隨著個人電腦普及,電腦不再是研究室及大型公司裏集中管理的運算機制,轉而成為個人獨立操作的平價平台。在我建築學習過程中電腦輔助建築設計的發展與改變更是明顯,在大學時期電腦工具的使用在設計課程中是不被允許的,而現在大學建築設計課程中則已廣泛應用於各個層面,這個過程中包涵了許多教學與環境因素,使其在躊躇中持續發展。
這同時一些關於建築與電腦應用間的新名詞也開始出現如數位建築、虛擬實境、超空間等,這些名詞顯示電子科技所帶來的新趨勢,也是數位工具開始用於建築設計的新嘗試。數位時代的來臨,使傳統時間與空間的想法產生了劇變,而這樣的衝擊已不只是單純的科技議題,數位化顯示了文化重組的差異,面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應具有更積極的態度,因為我們必須開創一條別人未走過的路。
在DynaForm的設計中,我試圖運用電腦動態的模擬來取代傳統靜態穩定的空間形式,建築空間的關係不再建立於傳統一對一或者階層的邏輯下,它們所存在的連結關係轉變為一表述式(script)的機置,它們之間藉由參數產生影響與相互關聯,在設計過程中產生的形體是無法預測,形狀的演變過程跟隨整個設計的進行並同時作為解釋。透過數位設計的媒介,傳統紙與筆繪圖的觀念已被取代,而我想尋找一個新的思考方式,透過與數位系統的互動將設計想法展開,電腦不再只是個輔助或者呈現的工具,它已更積極地參與設計的過程。
在一個網路資訊的時代,我們已與全球同步的獲取知識及資訊,甚至可以透過網路與全球的設計師們分享專業知識與團隊合作,在這樣的趨勢下,台灣建築開始有機會與世界同步的發展,而不應該繼續存有任何主觀封閉的想法,來限制建築可能性。台灣年輕建築師與學生所缺乏的並非是設計能力,而是更寬廣的視野及給予年輕人更多的機會,而我幸運的擁有了這個機會。▲ TOP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

〔學府新訊〕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 王昭仁/整理撰稿
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經過交大多年積極擘畫,總算通過核准正式成立!交通大學為設立一個能反映電腦與網路時代的建築研究所,幾年來在許多先期準備工作中奠定了具備教學與研究的特色與基礎。首先,成立於1992年的應用藝術研究所之「建築學程」,每年單獨招收國內建築相關科系大學畢業生5~8名,並配合2位專任老師與10餘位兼任與旅美客座教授,從事「建築設計與方法」以及「電腦輔助設計」的教學與研究,並與西方及亞洲等大學進行學術合作。另外,為求結合建築與其他人文學科之交流,並共同從事實務設計工作的應用,交大人文社會學院於1996年成立「建築與文化研究室」,至今已完成多項實務性與研究性並重的研究計畫。最後,為能在電腦技術上整合建築學科與電腦學科,以便達到西方大學的研究深度,交大人文社會學院與電機資訊學院相關教授,於1998年正式成立人文社會學院「虛擬設計研究中心」,正積極引導電腦在建築設計中的多項研究計畫,並與國外類似之研究中心聯繫合作計畫。如今,這些豐厚的教學資源總算可以整合在建築研究所的規劃中,並繼續向前大步跨出。
 
一、系所特色
國內目前建築相關的研究所包括有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所、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設計技術系所、東海大學建築所、中原大學建築所、淡江大學建築所、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所、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所,在當前教育經費緊縮的政策下,因此,新系所的成立必然有其不可取代的特色才能獲得教育當局的青睞。
建築在本質上是一個融合藝術(建築設計創作與方法)、科技(技術與理論)與人文(文化、社會、歷史、哲學)的綜合體,建築的內涵與時代的發展向來密不可分,因此,以人類文明重要的革命性發展歷程來看,畜牧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都對建築在藝術科技人文的向度上,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如今,人類正進入變化更快而且更大的資訊時代(也稱為電腦時代、網路時代、數位時代、或電子時代),自1995年以來,許多國際性的建築作品與建築理論,紛紛熱烈探討著由電腦科技所帶來的種種變遷。因此,本校申請籌設的建築研究所,將以主動掌握「電腦與網路時代中的建築設計」為目標,並由藝術、科技、人文等面向來開展,進行實務性與學術性教學研究(圖一)

二、發展方向與重點
如同耶魯與普林斯敦,交大建築研究所也設立在人文學院裡面,並將借重電機資訊學院(資訊科學系)與工學院(土木系、機械系)的專長,保持教學與研究上的合作與支援。經過相關系所相互整合與支援所得到的優渥資源,學生可以在建築學術與實務研究兩方面均有機會獲得足夠的背景與視野。
交大建築研究所希望能全面而長期的以掌握「電腦與網路時代中的建築設計」為主旨,並為了避免片段的理解而又能建立研究特色,將以電腦與網路時代為焦點,融合下列三個發展方向及其重點:
(一)藝術創作:建築設計、設計方法與過程
(二)科技:電腦與網路科技、設計思考與認知、人工智慧
(三)人文:電腦與網路時代中的文化研究、社會理論、歷史觀與哲學探討。
相關「課程規劃、要求與學位名稱」、「師資陣容與聘任」、「報考資格與入學考試」、「結語」等內容請待續下一期<建築網訊>,也可參閱最新一期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第50期(200111日出刊)▲ TOP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建築紀事
活動或主題/總統府廣場國競圖設計

競圖緣起及目標
北,在1999年亞洲新聞週刊對亞洲地區40個主要城市的調查評比中,名列第二,這個在亞洲乃至全球體系中,急速上升的台灣首要城市,越來越有其不可忽視的關鍵角色。然而這個建城已超過百 年的城市,其指揮中樞的所在--總統府廣場地區,卻始終未有一個對應其地位的完整性 規劃與設計。
這個過去台北舊城垣所圍繞的區域,自十九世紀末台北建城以來一直是台灣最重要的政治中心,隨著台灣社會日益的民主化,總統府廣場空間規劃的調整乃成為台灣民主進程及全球化過程中的重大課題。近年來,「總統府廣場」不僅是記錄台灣政治、社會、文化快速成長的地方,同時,總統府廣場更代表著國家的門戶,與台北全球化發展下的空間焦點。
放眼全世界各國的知名首都廣場,從法國的羅浮宮、香榭里舍大道、英國的白金漢宮、海德公園,到美國華盛頓首府特區規劃,皆具備了人性 化的空間使用及妥善規劃的都市景觀。此類首都空間也形成了眾人駐足的觀光據點,人民引以為傲的核心廣場。對台灣的民眾而言,在第二屆民選總統就任並帶領我們邁向廿一世紀的今天,「總統府廣場」的改造,更顯得重要而迫切。
 
設計原則
本次總統府廣場的國際競圖設計,目的在重新審視既有的都市公共開放空間與都市活動機能並對都市空間形式提出整體性之看法,以期創造一個讓全民擁有集體記憶與歸屬認同的環境,進而塑造更具民主意義、文化氣質及更具國際觀的台北城市。本次競圖有幾個設計原則,茲分述如下:
1.都市意象:
總統府廣場為國家政治指標中心,故其整體設計應能彰顯國家之首都門戶意象,並能充分反應國家之民主發展、親民與國家中心之典雅恢宏形象。
2.都市紋理:
考量總統府與周圍環境景觀之整體協調,基地範圍內宜採中、低密度開發,且應符合本區內建築物之高度限制,以維持既有視覺軸線與都市紋理(詳圖2-1圖底圖與圖2-2建物高度分佈圖)。
3.土地使用
考量國人對總統府廣場之構想,配合地區環境特質及空間機能,基地範圍內之土地使用可考慮引進文化性 、教育性空間形式與其他必要之公共設施空間,俾為全區兼具象徵與實質活動之整體規劃。(詳圖2-3建築物使用現況圖)
另考量本區為國家級首都廣場,對於紀念性空間之設置未來應有實質需要,設計時可就未來提供對於具有特殊貢獻、犧牲之人仕或團體(如勞工、軍人、弱勢族群等),預留若干可為設置紀念性空間之位置。
 
競圖辦法及規則
(一)參加資格
為廣徵各界優秀設計方案之提具,舉凡建築、景觀、都市設計之專業者或專業團體,皆歡迎參與競圖。惟本案為具體將執行之設計案,參與者應考慮最後落實執行之技術與可行性 暨後續進行協議簽約執行細部設計時所需依中華民國法律所規定之建築師執業證明(後續得採合作方式辦理)。但本案之評審團評審所屬之機構公司或合夥單位不得參加。
(二)競圖方式
1.採二階段評審:
(1)第一階段採公開徵選的方式,評選出入選作品五件,參加第二階段評審。
(2)第二階段由初選入選五件作品與主辦單位邀請比圖之國際知名建築師共同參與評選,選出最後三名優秀作品。
2.邀請比圖名單:
Adriaan Geuze Meinhard van Gerkan
Fumihiko Maki Rem Koolhaas
Itsuko Hasegawa Richard Rogers
Jorge Silvetti Peter Wilson
Ken Yeang Zaha Hadid
 
最新訊息
*競圖公告暨網站公開記者會(2000/12/18)
*公開競圖說明(2001/02/07)
*收件截止日期(暫定2001/06/29

活動網址/http://www.koizumi.co.jp/compe/entry/entry/index.html


活動或主題/東海大學建築系創系40週年展--營造真實展覽會Exhibition of "BUILDING THE UNSETTLED REAL”
日期/20001223日(週六)~200117日(週日)
相關活動/配合展覽籌畫與進行於9月展開
展覽/台北華山藝文特區烏梅酒廠
演講/東海建築系、華山藝文特區展場內
圓桌討論會/華山藝文特區展場內
動態活動/華山藝文特區
詳細訊息/http://arch.thu.edu.tw
活動或主題/近期各校所碩士班甄試公告
台灣知識庫/http://www.7-11learning.com.tw
近期各校所碩士班甄試公告/http://www.daso.com.tw/reg/reg-00.htm
成大建築研究所考試/http://www.arch.ncku.edu.tw/entry/exam.htm
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班推薦甄試入學/http://arch.thu.edu.tw/ARCHDEPT/info_center/2000exam/pro_institute.htm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碩士班甄試/http://admission.aca.stu.edu.tw  
▲ TOP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