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服務信箱  |  搜尋: |  English Version  
 
 帳號
 密碼
 _
 
版本:2.3.10
 
瀏覽人數:00000612
HOME > 文章資訊 > 文章內容
2006亞洲城市綠色科技產業高峰論壇及2006年「都市更新民間業者座談會」-建築師專場
瀏覽人次:1145次

指導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華綠建築暨景觀環境學會、經濟日報、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綜合規劃:台灣金昌國際
時間地點:2006年11月18日,台北世貿中心二樓205會議室
活動內容:再生能源與綠建築論壇~以節約能源與再生能源、綠建築、綠建材、景觀環境、環保設計與推廣為主題,邀請政府主管單位、國內、外學者專家、建築師、廠商代表,舉辦多場論壇,每場以45分鐘為原則。


相關單位訊息轉知 >> 中華綠建築暨景觀環境學會新聞稿

 

※2006亞洲城市綠色科技產業高峰論壇
~再生能源與綠建築論壇~以節約能源與再生能源、綠建築、綠建材、景觀環境、環保設計

指導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主辦單位: 中華綠建築暨景觀環境學會、經濟日報、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時間:2006年11月18日 星期六 上午8:30~12:00  
地點:台北世貿中心二樓會議室205室

※2006 年都市更新民間業者座談會-建築師專場

指導單位:內政部營建署
主辦單位: 中華綠建築暨景觀環境學會、經濟日報、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時間:2006年11月18日 星期六 下午13:30~18:00  
地點:台北世貿中心二樓會議室205室

 

【2006亞洲城市綠色科技產業高峰論壇】

     主題1:如何讓你成為綠色科技產業的大富翁!?
神秘嘉賓魅力無比,將帶給你無比的機會!

     主題2:全球焦點-『以人為本、永續地球』的綠色科技產業
旭日東昇的綠色科技產業
加多ㄧ點的關心  人類未來的希望

活動主旨:
為推動再生能源、綠建築、景觀環境政策,提供綠建築與節約能源相關維護技術、經營管理、教育訓練及推廣工作;因應世界能源價格高漲,提倡再生能源計畫及促進綠建築、景觀環境之永續發展與能源回收利用,除權力整合相關社團、行業,建構網路資訊平台外,特舉辦「2006亞洲城市綠色科技產業高峰論壇」期增同業觀摩比較機會,創造產業交流商機,進而促進相關行業繁榮發展,落實政府政策。

活動內容:再生能源與綠建築論壇~以節約能源與再生能源、綠建築、綠建材、景觀環境、環保設計與推廣為主題,邀請政府主管單位、國內、外學者專家、建築師、廠商代表,舉辦多場論壇,每場以45分鐘為原則。
目標對象:再生能源、綠建築、景觀環境、環保、節能相關產業



1、 前言
    地球目前面臨著能源危機、溫室效應、食用水短缺、森林消失……等種種環境的問題,三十年之後全球更可能陷入能源短缺危機!因此,如何尋求或發展出第二替代性「新能源」與「再生能源」已經是燃眉之急、刻不容緩!且自西元一九八七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永續發展」的全球目標之後,已獲得世界各國普遍的支持,台灣本身地處島嶼,且先天自然資源稀少,有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能源仰賴國外進口,能源匱乏的危機未來即將浮現,所幸人類在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令人振奮,但相對地伴隨而來環境污染問題隨之出現。因此,促使發展綠色科技成為人類永續發展的共識。例如瑞典宣佈將在公元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個不依賴石油的國家 (OIL FREE),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將在2050年成為世界第一個不依賴任何石化能源的城市。因此,就讓我們一起提前洞燭市場先機,發展綠色科技共創「綠色奇蹟」吧。
    綠色科技(Green Technology)是一門新興的跨領域學科,將提供一項較傳統技術更符合環境保護的替代技術。希望藉由創新的學術研究,在考慮環境、能源及生態的永續發展下,一方面消極地降低既存的污染,另方面積極地防範未來,並開展具地方特色的學術領域,這亦符合國際趨勢。廣義地來說,綠色科技實質上是指能夠促進人類長遠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有利於人與自然共存共生的科學技術。綠色科技不僅僅只是硬體,如污染控制設備、生態監測儀器以及清潔生?技術,也包括軟體,如具體操作方式和營運方法,以及那些旨在保護環境的工作與活動。接著介紹有關綠色科技的各項內容,就讓我們大致了解極有可能成為21世紀令人驚豔的綠色科技吧。
2、 綠色能源篇
  在能源方面,「全球暖化」和「能源耗竭」的危機不斷升高後,國際社會對於環保與能源議題越來越重視。全世界必須轉向太陽光電、太陽熱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生質能、潮汐發電利用等不同的再生能源模式,來因應這些能源短缺的困境。綠色能源又稱清潔能源,可分為狹義和廣為兩種概念。狹義的綠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這些能源消耗之後可以恢復補充,很少產生污染。廣義的綠色能源則包括在能源的生產、消費過程中,選用對生態環境低污染或無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氣、清潔煤(將煤通過化學反應轉變成煤與成“煤”油,通過高新技術嚴密控制的燃燒轉變成電力)和核能等。以下就讓我們來簡單瞭解綠色能源的種類吧!
(1) 太陽能
  利用太陽能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了有光能、熱能等。例如有儲存太陽光能再轉換成電力的太陽能電池,可見於小至計算機,大至手表、時鐘、路燈,甚至汽車、太空船和人造衛星都有!太陽能電池是利用半導體照射到太陽光時,產生大量的自由電子,並因電子的移動而產生電流。而且大部分的太陽能電池多與蓄電池串聯,這樣一來,將可以在有陽光時所產生的電能先儲存起來,再提供無日照時放電使用。在早先太陽能電池板一般是裝設於屋頂或頂樓,但所需面積過大,不利於房舍的安裝。但現今太陽能光電本身結構及裝置技術已日益牢實。目前已有科技大學成功將太陽能電池板與建築本身,做更緊密的結合,在日曬嚴重的樓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可集電,亦可充當遮陽板,不但減少了日照,也減輕了空調的負荷。甚至有將直接將電池板充作屋瓦或屋頂、天窗,不僅消除佔空間的煩惱,也減少日曬問題,更直接地減少了建材支出費用。
    台灣地屬亞熱帶,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是適合發展綠色能源太陽能的好地方。近幾年,由於全球對於太陽能電池的需求擴大,也吸引許多國內廠商投入,目前股王茂迪便是全球第10大的太陽能電池供應商,主要外銷至歐洲。此外,台達電、中美矽晶、大同也開始切入了太陽能的發展。
(2) 風能
    除了太陽能之外,於自然資源當中還有風也可以利用於發電,風力發電簡單來說便是利用風力來轉動風扇來產生電力。台灣西部由於台灣海峽和大陸形成細長天然風口,台灣的風資源不但是德國的兩倍,更位居全球前三名。過去5年來,全球風力發電的裝置量已成爆炸性成長,從歐洲、美國,到日本、印度,都積極建置風力發電廠。在台灣投入風力發電的德商英華威副總經理王雲怡也表示,目前風力發電的成本已經和傳統的火力發電不相上下,未來將可望成為台灣主要的替代能源之一。但與澎湖中屯或雲林麥寮等巨大的風車相比,一般家庭受限於空間並無大型風車,但目前也已研發出小型風車來發電供小家庭使用,在日本已十分蓬勃發展,連1.2m/s~1.5m/s的微風都能用來發電,並在風過大時自動啟動煞車,以防危險。日本人對風力發電還有另一著眼點在於發生災難時,所有電力全都中斷時,還有可能利用風力並聯發電來做為通訊救災之用。
 
(3) 海洋能
    海洋能的種類繁多,通常包括了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溫差能、海洋鹽差能和海流能等。潮汐能是是利用位能的形態轉換的能源,是利用海水潮漲和潮落所形成的水的勢能,來轉換能量。波浪能則是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轉換成可用能源。但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最不穩定的一種能源。因為波浪能是由風把能量傳遞給海洋而產生的,因此實質上是吸收了風能而形成的。其能量傳遞的速率和也和風速相關,因此若為強風區波浪能便更多。臺灣沿海就是波能蘊藏豐富的地區。溫差能則是利用海洋表層海水和深層海水之間水溫之差的熱能,最適合熱帶或亞熱帶地區之發展。。海洋基本上是地球上的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集熱、蓄熱器,利用表層水溫與深層水溫的溫差便可發電。在大部分熱帶和亞熱帶海區,這將是可以蘊藏豐富的資源。但目前海洋熱能提取技術的效率很低,因此可資利用的能源量是非常小的。但是即使這樣,海洋熱能的潛力仍相當可觀。鹽差能是以化學能形態出現的海洋能。未來將可以利用在中國的青海省等地不少內陸鹽湖來開發海洋鹽差能。海流能又是另一種以動能形態出現的海洋能。研究指出遼寧、山東、浙江、福建和臺灣沿海的海流能較為豐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海流能是屬於世界上功率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浙江的舟山群島的金塘、龜山和西候門水道,開發環境和條件很好。
(4) 生質能 
    當全球環境趨勢朝向廢棄物減量、降低汽車污染、原始林保育、分散式發電及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等更加永續之發展時,生質能將可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目前在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均已利用生質能來產生具環境友善之電能。如此ㄧ來,僅會產生極微量溫室氣體或甚至不排放溫室氣體。目前已開發之生質能轉換技術包括氣化技術(gasification)、熱分解技術(pyrolysis)、木質纖維素(ligno-cellulose)水解技術等,利用這些改良的生質能轉換技術,將可解決部分有關環境衝擊的問題。並且未來若能確保這些技術可行,同時開發中國家也可負擔技術成本時,將可提供一個更健康、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5) 地熱能 
    地熱能是指貯存在地球內部的熱能,也是一種很有前景的能源。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並抽取其能量。其實人類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利用地熱能,例如利用溫泉沐浴、醫療,利用地下熱水取暖、建造農作物溫室、水產養殖及烘乾穀物等。但真正認識地熱資源並進行較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卻是始於20世紀中葉。目前地熱能的利用大致上可分為地熱發電和直接利用兩大類。因為地熱是一種存在地球內部的大量熱能,所以在火山口、溫泉區、噴泉區等都是地熱資源豐富的區域。目前地熱能在世界很多地區已應用廣泛。據美國地熱資源委員會(GRC) 1990年的調查,世界上18個國家已有地熱發電,發電大量的地區有美國、菲律賓、墨西哥、義大利、新西蘭、日本和印尼。中國的地熱資源也很豐富,但目前開發利用程度很低。主要分佈在雲南、西藏、河北等省區。其實地熱能也是ㄧ個可利用的熱水庫,供應熱水到需要熱能的地方。地熱能的水,可以用來提供家庭和溫室的暖氣,和甚至融化道路上的積雪。同時一個地下抽水機也可以把暖氣帶到地面與房屋內。這種方法隨處可用,而且地下的溫度長年保持穩定,因此地熱能系統將可在冬天提供暖氣,夏天也供應冷氣喔。隨著全世界對潔淨能源(綠色能源)的需求增長,將會使得更多地熱能被使用,而且全世界到處都有地熱資源,特別是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豐富,地熱能的使用將可降低礦物燃料能源帶來的污染。
3、 綠色建築篇

    綠建築的定義:「在建築生命週期 (生產、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過程)中,以最節約能源、最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建造最低環境負荷之情況下提供最安全、健康、效率及舒適的居住空間;達到人及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永續發展」。且綠建築的基本原則便是透過合理的選址與規劃,儘量保護原有之生態系統,減少建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並且充分考慮自然通風、日照、交通等因素。同時要實現資源的高效迴圈利用,儘量使用再生資源。盡可能採用上述綠色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儘量減少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的排放,採用生態技術實現廢物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以便回收利用。控制室內空氣中各種化學污染物質的含量,保證室內通風、日照條件良好。綠色建築的建築功能要具備靈活性、適應性和易於維護等特點。1990年以來綠建築研發逐漸成為國際間關切的議題之一,歐美等國家紛紛提出生態建築(Ecology Architecture)、永續建築(Sustainable Architecture)、綠建築(Green Building)等,以尋求「降低環境負荷」、「與境相容」,且「有利於居住者健康」的建築。以「綠建築」為基礎進而擴展至「綠社區」、「綠都市」層面,達到促進建築永續發展的目標。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已於八十八年九月起開始受理各界申請「綠建築標章」,其中「綠建築」標章的評鑑共分為七大項,分別為綠化指標、保水指標、水資源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日常節能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污水及垃圾改善指標;期能有效利用水、能源、土地及材料等資源,營造健康之生活環境,減少廢棄物之產生,以及支持環境保育之推動。每一大項指標下需評鑑相關細部項目,合於標準後,始獲該項指標。

4、 綠色建材篇
    綠色建材又叫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是指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體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例如木材或者是混凝土磚石塊,經適當的破碎、篩分後,粒料可回收為粗、細骨材這些都是可用的綠色裝潢建材。環境問題與材料是密切相關的,因此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於1998年首次提出了“綠色材料”的概念。綠色材料、綠色產業、綠色產品中的綠色,是指以綠色度表明其對環境的貢獻程度,並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綠色已成為人類環保願望的標誌。1992年,國際學術界明確提出綠色材料的定義:綠色材料指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使用或者再迴圈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負荷為最小和有利於人類健康的材料,亦稱這為“環境調和期材料”。綠色建材與傳統的建材之分別大致上可歸納為以下五項基本特徵:
(1)生產所用原料盡可能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
(2)採用低能耗製造工藝和無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
(3)在產品配製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
(4)產品的設計是以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活品質為宗旨,即產品不僅不損害人體健康,而應有益於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滅菌、防黴、除臭、隔熱、阻燃、調溫、調濕、消磁、防射線、抗靜電等。
(5)產品可迴圈或回收利用,無污染環境的廢棄物。

5、 綠色消費時代
隨著綠色消費時代的來臨,各國政府、大企業、環保團體、國際合作組織莫不紛紛推出各種計畫,從產品(含服務)的生產面、行銷面、採購面、使用面等著手,教導消費者選用對環境負荷較低的產品,以獲得實質之環保利益。例如美國的環保標章推動組織-綠標籤(Green Seal)是一個私營的基金會組織,在過去曾經完成了二十八項產品準則,這些準則成為政府單位制定優先採購方案的重要參考指標。綠標籤(Green Seal)也已與近三百家私人企業與地方政府簽約,推動「綠色夥伴計畫(Environmental Partners Program)」,由綠標籤(Green Seal)提供綠色產品資訊(含一本「辦公室綠色採購指南」及一份「選擇綠色產品」的刊物),三百家簽約單位則獲得一枚「綠色夥伴」的標章,可使用於公司的年報、宣傳品或信件等處,以向各界宣示其參與綠色採購之決心。加拿大的環保標章(名稱為「綠色選擇(Environmental Choice)」),由其環保署於1988年起推動,根據其執行單位-TerraChoice公司最近所做的一份調查,政府及企業採購人員有62%採用「綠色選擇」所制定的產品準則做為「綠色」的依據。這些採購人員認為產品是否為省能源、無毒害、具高回收比例(Recycle Content)、少包裝、用最少原料等是最重要的採購指標。歐洲國家除了積極推動環保標章制度並由政府單位優先採購環保標章產品外,歐盟組織於1989年起推動優先採購各類回收再生之紙製品,並規定辦公室機器,如電傳機、影印機、印表機等,必須能使用回收紙;比利時政府另對非綠色產品課稅;德國對於包裝物之回收尤其有嚴格之規定。鄰國日本於今年二月成立了一個「綠色採購網路」組織,由日本環保協會與約兩百家企業組成,預定在一年內完成「綠色消費指南」及「採購辦法綱要」,並以各種研習班、廣告、展示會等形式,推廣綠色產品。

6、 結語
    地球上的資源有限,要如何運用有限資源來創造無窮價值,是全球在追求永續經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且恆久的課題。近年來,已有一股綠色浪潮逐漸成形,包括了綠色消費意識的抬頭、綠色商機的浮現、經濟效益的誘因以及綠色環境管理觀念的逐步成熟。這樣ㄧ波波迎面來襲的綠色巨浪,其擴延層面也將無遠弗屆,因此21世紀的社會、產業,無ㄧ不是企盼著與自然、環境、資源共同生息。未來若忽略綠色生產及綠色消費則將造成重大的損失,就讓我們一起朝綠色科技、綠色消費時代邁進,共創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吧!

 

  參考資料來源

  http://e-info.org.tw/column/EPenergy/2004/ep04122701.htm

  http://www.ceclub.cn/cgi-bin/topic.cgi?forum=51&topic=74

  http://www.biox.cn/content/20060718/49638.htm

  http://www.bjyouth.com.cn/Bqb/19990224/BIG5/3803^D0224B2425.htm

  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2179.html

  http://www.cpc.org.tw/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