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服務信箱  |  搜尋: |  English Version  
 
 帳號
 密碼
 _
 
版本:2.3.10
 
瀏覽人數:00013000
HOME > 文章資訊 > 文章內容
時間行囊建築心:傅朝卿教授著作、手稿與鏡頭中的建築世界
瀏覽人次:364次

展覽時間:2023年3月25日-2023年4月16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南門館(小白宮)-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時間行囊建築心:傅朝卿教授著作、手稿與鏡頭中的建築世界

傅朝卿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長年關心建築與文化,特別是台灣建築史與文化遺產。自1983年撰寫第一篇文章至今,已有各類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相關著作超過900種,見證臺灣近四十年來對於建築及文化遺產記錄的過程與變遷。本次展出以建築與文化資產的書寫出發,鋪陳出臺灣四十年來建築及文化遺產領域之發展歷程與各時期核心議題,再擇選兩本重要著作《圖說西洋建築史》與《圖說台灣文化史》為例,歷經多次改版、從無到有成書的書寫過程,以及隨著時代變遷而產生的文稿更替、影像的補充,以及編輯、出版等過程,讓觀眾更加了解台灣建築研究與文化資產保存之歷史變遷,以及建築史及文化資產保存的書寫所代表之社會意涵。

展覽介紹:
第一部分:砌壘時空
挑選傅朝卿教授所參與寫作之100本實體書封面展出,依出版時間排列,並呈現封面照或書中重要的攝影作品。每本書約有200字的短文,說明它們誕生的由來與過程。其中數本將展出原手稿、圖稿、編輯稿或明信片等相關資料。呈現40多年來,一位建築文人如何透過文字與照片來記錄台灣建築,並建構建築文化史的歷程。
第二部分:史之雙翼
展示傅朝卿教授所撰寫之《圖說西洋建築史》、《圖說台灣建築文化史-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的建築變遷》兩本重要著作,從無到有的漫漫長路。前者的雛形是1983年起傅朝卿教授為學生講解西洋建築史課程手寫講義,歷經近20年歲月的積累,終於付梓;後者則是耗時30多年的研究成果,完成全台首本以完整文化史觀,強調台灣建築文化主體性的通史性質著作。
第三部分:以文造牆
以書牆形式呈現「砌壘時空」第一部分的100本書,與刊登過文章的數十種雜誌期刊封面。以傅朝卿教授出版過的書籍及發表的期刊雜誌作為展覽主題,表現書與雜誌的多元風貌。其中有部分與台灣建築及文化遺產相關的文章內容,也會搭配書牆的形式展出。
第四部分:未竟之業
集結傅朝卿教授近40年來未曾正式出版或公開發表的手稿、打字稿與攝影作品。這些遺珠包括短暫講授過的近代建築史講義手稿、留學英國期間定時撰寫的《愛丁堡環境筆記》手稿、進行中新書的部分稿件,以及部分未曾發表過的底片與幻燈片。

展覽時間:2023年3月25日-2023年4月16日

專題講座及現場導覽:

日期 內容 主講人
第1場
03月25日
週六
15:20~16:50|講座 「替台灣建築文化記錄與寫史的不歸路」 傅朝卿教授
第2場
04月08日
週六
14:00|現場導覽
15:00~16:30|講座 「從《圖說西洋建築史》到台灣世界遺產的推動」
傅朝卿教授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博物館、財團法人成大建築文教基金會、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 回上頁 =